从全国到省、市、县,每年两会期间人们谈论的话题包罗万象,可最令人关注的依旧是“民生”二字。民生所指,国运所系;民生所在,政之所行。
在两会会场,认真聆听市长张国晖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,当听到“2013年,全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146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%”时,记者不由得为之一振,力度之大、步子之快完全超出了预期。
报告振奋人心,催人奋进,从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,再到要重点抓好的9项工作,究其根本还是为了惠民利民,与往年相比力度还要更大一点、步子还要更快一点。一时间,涉及民生的话题又成了会场内外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、谈论的热点。
话题一:创业就业
“要鼓励求职者自主创业,更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,批量打造‘新饭碗’”“2013年就业季被称为‘最难就业季’,能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至关重要”“要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服务,尽量满足各类型就业主体的需要,还要鼓励就业者转变观念”……
创业是民生之源,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代表们围绕创业就业纷纷谈论。
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:积极扩大创业就业。要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载体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加大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帮扶力度,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、城镇困难人员、退役军人就业,新增城镇就业6.5万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.5万人,动态消除城镇“零就业”家庭;持续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,完成各类培训20万人次,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;实施“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”,举办各类招聘活动,使高校应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超过90%。
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,今年我市将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,努力打造3-5个省级、1-2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;建立创业项目库,开发创业项目500个以上;积极开展创业培训,培训6000人;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,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;继续开展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,培训高校毕业生4000人;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,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职业介绍补贴;全方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,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;加大对城乡“双零家庭”、残疾人、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的就业援助力度;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,安置更多困难人员就业。
话题二:社会保障
“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普惠性社会制度,每个人都有权享有,特别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,面上要继续扩大,内容上要深化公平”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养老问题日趋突出,已成为当前亟须重视的一大社会问题”……
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,社会保障则是民生之基。
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: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,继续提高城乡低保、农村五保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,做好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安置;完善社会救助体系,加大临时救助,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尤其是特困群体基本生活;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,大力发展慈善、残疾人、妇女儿童、红十字等事业;加快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,发放社会保障卡60万张;着力推进面向产业集聚区的公租房建设,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.2万套,逐步解决务工人员居住难题,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。
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,在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方面,今年我市将进一步细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条件,优化审核审批流程;继续开展以建设标准化、管理精细化、服务家庭化为主要内容的敬老院“三化”建设;做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工作,将提标所需配套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,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;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方面,做强机构养老,做大社区养老,做实居家养老,使老年人真正实现“老有所养”,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话题三:社会事业
“对一个城市来说,经济发展是大事,但是也不能忽略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,必须做到同步发展”“相对于农村,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;对城市本身来说,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。不解决这些问题,就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”……
社会事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、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。代表们围绕社会事业各抒己见。
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:大力发展社会事业。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社会事业,探索政府投资项目所有权、管理权、经营权、使用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,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事业的积极性;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加快发展学前教育,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,抓好6个市区小学重点项目和76个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,缓解城区“入园难”“大班额”等突出问题;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整顿医疗市场秩序,改善群众就医条件;加快建设东城区三级甲等医院等6个卫生重点项目,支持三级医院与许昌学院合作共建,整合用好区域优质医疗资源。
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,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“1125”卫生工作计划,即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中心,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,以卫生重点项目建设、解决群众“看病难”问题为抓手,重点抓好医疗服务和监管、基层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、重大疾病防控、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卫生应急等工作,努力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。
记者还了解到,今年我市计划争取建设卫生项目147个,预计投资41.54亿元,使每千人口平均床位数、执业医师数、注册护士数等逐步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;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,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。